影響建築界未來10年的14個趨勢

若然要你放眼未來,你會如何預視身邊的建築環境?由 The Huffington Post 刊登的文章:The Architecture of the Future is Far More Spectcular than You Could Imagine 裡提及到,現今的建築項目已經開始回應下一代的預期和需要,新的建築將會誕生。無論是旋轉樓層的大廈,抑或是可以淨化污水的公園,現在為你的介紹14項建築項目,相信可以說是象徵了明日的建築。




「每位偉大的建築師,也必須是一位偉大的詩人。他一定個偉大的、原創的詮釋者,因為他必須解讀他自己的時代、日子及年紀。」

這一句話,來自一位公認的偉大建築師--Frank Lloyd Wright,他憑藉對於和諧的設計及創新的城市規劃,開創了屬於個人的有機建築 (organic architecture)。雖然,我們曾經斷定Wright沒有詮釋他的時代,反之,他能夠預見未來的慾望和需要。所以一個建築師,必須能夠預視未來。

現在就以建築師的算命術,組成了一系列能夠映射出我們未來視覺世界的設計,表現了明日建築的14個項目。

1. 催眠橋 (Hypnotic Bridges)


告別沒趣的懸索橋及拱橋,以下建築在河上的大型項目必定讓你耳目一新。這一座即將座落於龍王港新湖區的行人天橋是由NEXT 建築事務所負責。橋的設計由三個孤型道路組成,彷彿成為長沙的美景添上掛飾。



項目與同區的新落成公園於去年贏得了國際比賽,橋的建造工程已經展開。「道路的交接尤如莫比烏絲帶」Michel Schreinemacher 於NEXT的網頁表示。John van de Water 補充:「橋的外型同時喻為中國結,一種遠古的中國民間工藝。」

2. 螺旋摩天大樓 (Rotating Skyscrapers)


樓高80層的摩天大樓,早於2008年由構思動感建築的David Fisher 提出,不久就可能成為杜拜富商名人的欣物,因為大樓是可以旋轉的。



高聳入雲的大樓,樓層可以輕輕轉動,每90分鐘作360 度自轉一周。每戶均可擁覽四方八面的景致,無需再為了爭奪單位座向而煩惱。除此之外,大樓另備有風力發電機組,為住戶提供電力。特色的電梯更可讓套房的住客將座駕停泊在自己的單位。

若螺旋摩天大樓有一天正建成(曾經預期大樓於2010年建成),一定會成為舉世焦點。

3. 室內公園 (Indoor Parks)


2013年11月,Strelka Institute 公佈兩階段的Zaryadye Park 國際設計比賽得主。Zaryadye Park 是莫斯科50年內首個全新公園。比賽優勝者為Diller Scofidio + Renfro (並與Hargreaves Associate and Citymakers合作),它們提供了一個震撼的「風之都市主義」設計,或者可以說成「由自然與建築融合建設的混合環境公共空間」。



公園共分為四個區域,包括:苔原、草園、樹林及濕地,並且融入經增強的微氣候讓它成為俄羅斯嚴寒氣候當中的公共空間。基本上,半室內環境會提供恆溫、風控,以及模擬日光,讓市民全年每日24小時於公園耍樂。正如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恰當指出:「Zaryadye Park 將同時包含過去與未來。」

4. 隱形建築 (Invisible Architecture)


看不見的建築,聽起來如有科幻故事中的情節,今日的建築師亦開始染指這一門技術。由南韓正在開發的二極管外層大樓 (LED-clad Infinity Tower)。美國有線電視頻道 CNN 2013年報導指出 「高科技LED 表面技術可實現隱形的視覺幻象,該項技術是透過將即時影像傳送到大樓的表面。」



另外,紐約建築事務所stpmj 就以簡單平實的結構 (上圖)設計出隱形建築。他們於一間的木制的平衡四邊形倉庫鋪上鏡膜,將物件與周邊環境的感知屏障「淡化」,裝置的費用成本僅 5,000美元。根據由stpmj 寄予 The Huffington Post 的聲明來看,建築挑戰視覺界限的能力令人鼓舞。

5. 防天災堡壘


藝術家Dionsio Gonzalez 於美國阿拉巴馬洲的多芬島,設計出夢幻、並且充滿未來元素的「堡壘」。堡壘由鐵、水泥建造出,結合建築師、工程師及城市規劃智慧於一身。此一獨特的建築傑作,是Gonzalez 與當地人一起構思,混合沙灘屋、戰壕與太空船。墨西哥灣的阿拉巴馬洲經常受到災難性的龍捲風的蹂躪,每當強風吹襲,海岸必然面目全非,當地1,200名居民的家員亦會被摧毀。



Conzalez 為它的堡壘作出了各種假設,示範這個圓圓的水泥結構如何適合當地人居住,他同時把設計項目上載於他的網頁。雖然他的作品未能普及,但的確為未來的島嶼屋邁出第一步。

6. 摩天大樓的雨衣


杜拜的哈里發塔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髙的建築,樓高高達2,716.5尺共160層。大樓除了本身引人注目外,其智囊團的建議於摩天大樓之外蓋上巨型纖維反射型物料,就更加令人意思不到。



這個名為 EXO - BURJ 的奇怪外殼,將有如襪子一樣,從頂層到地面包裹整棟哈里發塔。杜拜智囊團 OP-EN形容外殼是「超輕量、具反射性及半透明的纖維物料。介時,這個暫時的「雨衣」將反映廣闊的環境,將哈里發塔放在一枚巨鏡之內。

7. 綠色發電站


如果有人問?「將來如何利用已經過時、其貌不揚的發電廠?」不如將其植樹綠化,既可以美化外型,亦可以應付二氧化碳排放。




AZPA建築事務所 (全名:Alejandro Zaera-Polo Arquitectura) 計劃把現在的Wedel Vattenfall 發電廠變成工業綜合大樓,並且為即將剝削的外牆蓋上爬行植物。不但可以修飾外觀,更可以形成植物層吸收二氧化碳。AZPA 於2013解釋此造法為:「解決自然生態與人為環境的衝擊。

8. 可分解塔


2014年初,Museum of Modern Art 及 MoMA PS1 選擇 The Living 的「有機及反光磚製成的循環塔及」、稱作「Hy-Fi」為第十五屇 Young Architects Program 的得獎者。臨時建築採用新的生物設計全有機物料製造。



Arch Daily於二月曾經對有關項目作報導,指塔由「兩種物料革新融合:第一種是生物科技製造的有機磚,磚塊主要由玉米莖及特別研製的生物樹根結構所製;另一種是由3M 研發的反光磚,它是讓有機磚用作生長的托盤,讓它成長後再使用在建築上。」

MoMA網頁中指出,Hy-Fi 將是第一種在興建時碳排放接近零的大型建築,同時採用 100%可分解設計。「最先進的生物科技設計出最根本的建築組成元素--磚塊,一種既原始、又廣泛的素材,它為設計提出可能性,更是未來的建材。

9. 3D 印刷的室內建築


室內裝潢將會被淘汰,未來室內建築將被3D 印刷取代。非常感謝建築師 Michael Hanmeyer 及 Benjamin Dillenburger 為我們介紹這個概念。他們倆製造出一個三維印刷巨作,讓他們聲名大躁。作為項目一部份的「數碼怪異藝術」(Digital Grotesque),他們以3D印刷處理整個房間,製成了高達16米的立方塊,其內部展示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未來教堂裝飾物。


我們目的是創造既不是類別化、又不是簡單化的建築」他們在網頁中指出,更表示:「數碼怪異藝術是存在混亂與秩序、天然與人造,既不陌生、也不熟悉。所有自然與現有設計也不會融入設計過程,觀眾需要依靠自己眼睛去意會。

10. 漂浮的泳池


這個於纽约Family and PlayLab 發起的項目,計劃將一個巨型的瀘水系統引進到曼克頓與布克林的混水之間,從而設置一個164尺長的漂浮游泳池,如果資金撥款計劃順利,游泳將會在2016落成。的確讓人引頸以待。




泳池的構思者 Archie Lee Coates IV、Dong-Ping Wong 及 Jeff Franklin在2013年年尾發表聲明,指他們開始製作漂浮實驗室,作為164尺長的泳池的實驗品。他們曾經為興建一個較小的泳裝 (35尺乘35尺),透過Kickstarter 進行籌款。小泳裝將於今年夏天啟用,他們的團隊將把過瀘膜放到河道環境進行測試。

11. 充氣演奏廳


外型彷似巨型、膠狀的紫色果凍糖,內裡則像貝殼一樣充滿色彩。其實這個巨型氣球般是世界界上首個充氣演奏廳,正式的名字為「Ark Nova」,由英國雕塑家Anish Kapoor及日本Arata Isozaki攜手製造。Ark Nova 現在於2011 日本海嘯受災的地區進行巡迴展覽。它革新的設計必定可以應用在更多地方。



Kapoor 在 Ark Nova 表示:「能夠負責Ark Nova 的設計項目是我的光榮...建築為社區的空間,在色彩斑斕的結構中享受音樂。我希望創意能夠消除天災帶來的傷害,憑音樂予以慰藉,並且團結社區,從以見證出我們並不孤單。」

12. 木製的犘天大樓


木製摩天大樓可能未及旋轉大樓來的動人心弦,然而,高達34層的木屋仍然相當攝人。



在 2013 年,C.F. Møller Architects 與 DinnellJohansson 贏得 HSB 斯德哥爾摩建築比賽,包括興建一座全球最高的木製摩天大樓。在三個獲獎的「超現代住宅高樓」設計中,其中一個(上圖示)計劃將於2023年,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興建。

13. 海綿公園


紐約的工業運河 Gowanus Canal 「臭」名遠播,因為它是當地人傾倒有毒廢料、渠道污染物、下水道污水的地方。不過一項規模較小、名為「海綿公園」(Sponge Park)有望將布克林地區變成更清潔、經過過濾的庇護所,成為未來城市設計的先驅。



2013年夏天Gowagus Canal 的水利工程以及環境建築事務所dlandstudio 決定採用改善環境系統以延遲及緩和的濕地,以減慢、吸收、過瀘的方法處理當地的污染物,避免運河直接受到污染。海綿公園不但將11.4公頃的受污染區變成宜人的臨海地區,為持續的工作重災區提供出了解決辦法。

14. 科幻片一樣的天空


2014年中國建築師事務所MAD發表了朝陽公園廣場的計劃,以一系列摩天大樓、辦公大樓、公共空間模仿出中國山水畫中的風貌。綜合工程現正於北京進行,在不久將來,這群造價不菲的建築物將筆墨出北京市明日的天際。



將城市風貌改變成中國山水畫,意思把畫中的湖泊、山泉、林木、水川、山谷、石林的元素,加入現代"城市環境",讓城市建築與自然景致融合」MAD 於網頁中寫道,並:「建築的形態與自然地貌互相呼應,重新將自然風貌帶到城市中。」

[原文及圖片來自:http://www.archdaily.com/512235/14-architectural-trends-that-will-define-the-next-decade/#more-51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