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美國紐約伊薩卡康奈爾大學 Mui Ho Fine Arts Library 前身名為 Rand Hall, 始建於 1911 年,是校園內最歷史悠久的建築之一。2018 年,校方委託了曾在該校就讀建築學系的舊生、奧地利著名建築師 Wolfgang Tschapeller 及其建築事務所為該歷史建築進行翻新工程,希望將該棟歷史建築注入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格。
走訪美國康奈爾大學 Mui Ho Fine Arts Library 的「懸浮圖書館」
位於美國紐約伊薩卡康奈爾大學 Mui Ho Fine Arts Library 前身名為 Rand Hall, 始建於 1911 年,是校園內最歷史悠久的建築之一。2018 年,校方委託了曾在該校就讀建築學系的舊生、奧地利著名建築師 Wolfgang Tschapeller 及其建築事務所為該歷史建築進行翻新工程,希望將該棟歷史建築注入令人耳目一新的風格。
全球國家城市 2020 年第一階段減排成績「放榜」,多倫多、巴塞羅那等 8 城市拿「滿分」
全球暖化問題迫在眉睫,對於許多國家和城市來說,2020 年將會是各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里程碑。全球多國曾經為 2020 年、2030 年及 2050 年設限期,制定了分階段的減排目標,然而距離 2020 年不到一個月,根據近日由調查機構 Quartz 發表的報告,顯示大打部分城市將未能達到它們各自訂立的目標。
讓失明人士「看見」自己生活的城市,作品遍佈歐洲的「盲人城市模型」德國青銅雕塑家 Egbert Broerken
「盲人第一次接觸城鎮時,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在他們感覺不到城牆之前,只有模型能讓他們有機會了解他們所居住的城鎮的規模。」
建築,在一般人眼中,是一目了然,對失明人士來說,卻是非筆墨所能形容的世界。20 年前,德國青銅雕塑家埃格伯特·布羅肯(Egbert Broerken),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和一對盲人學校的師生共同製造出全球第一座盲人城市模型,讓一生生活在漆黑中的失明人士,透過雙手重新認識自己居住的城市,利用感觀親身體會曾經走過的街道、樓房,以至城內每一個角落。
世界建築節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2019 公佈「年度世界建築」獎及第三天獲獎名單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辦得世界建築節 2019 (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 2019, 簡稱 WAF)上週六完滿結束,經過為期三天的項目介紹和陪審團審議,所有類別獎項、包括最矚目的「年度世界建」獎亦已經頒發。
訂閱:
文章
(
At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