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文化】香港人的精神監獄, 政府、發展商、房東的人道責任

上月,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將把就 18 個土地選項,展開為期 5 個月的諮詢,關係數百萬港人幸福「土地大辯論」終於展開。政府的《香港2030+》未來規劃中,提到本港未來面對逾 1,200 公頃的土地短缺的問題,卻未有把改善人均居住面積、擴充醫療服務、考慮大灣區及經濟發展等因素計算在內,嚴重低估日後的土地需求。其中,政府對於改善人均居住面積的議題避而不談,在房屋問題再一次迴避了社會的訴求。

有別於其他國際大城市及金融中心,例如是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甚至澳洲悉尼,香港現時並沒有有關私人住宅單位最低面積的限制。面對不斷上脹的樓價,近年發展商為了獲取更大利潤,紛紛推出更容易讓買家「上車」、尺價比例更高昂的蚊型單位,或者劏房樓,而且「愈出愈細」。另一邊廂,發展商不時向政府提交蚊型住宿單位的計劃書,改變大廈用途,包括 2016 年一份計計書中,將一幢商業大樓改建為 68 伙的公寓,部份公寓面積僅為 61.4 平方尺,比標準監獄牢房更少。

樓價高企,太空艙需求上升


愈來愈多住宿單位改建成「高級」劏房


對於港人居住面積,本地組織團結香港基金較早前表示,如果香港人均居住面積要求由現時的 170尺增至新加坡的 270 尺水平,那就額外需要 3,530 公頃土地中,再加入 760 公頃的配套用地,批評《香港2030+》沒有談及改善居住面積的訴求。

沒有最小,只有更小的居住面積
香港人均居住面積每況愈下,在最近一次有關港人的住房情況,政府預料最少 200,000 人居住在城市的貧窮人口住在 15 平方尺的劏房,面積比半個私家車車位更少,或者本地的高切備監獄牢房更細小。另外,根據獨立研究機構 Shrink That Footprint 報告指出,香港的住宿單位面積平均是世界上最小,只有 484 平方尺,比紐約曼哈頓的平均面積為 716 平方尺,以及倫敦的 550 平方尺為低。

過去七年來,香港一直是全球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今年三月,位於薄扶林一個 209 平方尺的單位售價更破破錄 790 萬港元成交,成為本港蚊型公寓的最高價格。面對香港目前只升不跌的樓價升勢,香港的單位的建築面積將進一步縮小。物業管理公司仲量聯行預測,到 2020 年香港將會有 2100 個蚊型單位推出市面。

樓價上升,入息增長緩慢,香港的「劏房文化」近年已經超越日本。然而,這種狹窄的生活空間對住戶又有什麼影響?對小童又會有什麼壞處?



近日英國《衛報》刊登文章,題目為「Pipe dreams: can 'nano apartments' solve Hong Kong's housing crisis?」內容講述香港劏房住屋問題,以及劏房對住客的心理影響。先不論文中本地建築師 James Law 設計「水渠屋」或者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力推的貨櫃組合屋是否可以舒緩房屋短缺,外國心理學專家就警告,指居住在狹窄的空間可以對住客,尤其是小童構成嚴重的心理影響。

如軟禁監倉,或出現「幽閉煩躁症」般症狀
根據美國內華達大學雷諾分校環境心理學家 Dak Kopec 發表的研究指出,在狹窄地方生活不但會令住戶,尤其小童出現撤離和難以集中等負面影響,更會提升家庭暴力和濫藥等情況。

「一個人獨居於狹窄的地方會出現『被軟禁』的狀態,並且希望逃出空間,情況與幽閉煩躁症(cabine fever)類似。」該美國環境心理學家表示:「牢獄囚室之所以那麼細小,因為它們是用作懲罰犯人的。」

Dak Kopec 表示人需要足夠空間進行舒壓及重新整理應對能力。對於住宅的生活空間的要求,他認為政府應該對住宅單位的面積進行規管,確保地產發展商、房東等以「符合人道」手法營商。

愈來愈多「豪華」劏房推出市場


去年,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對有關劏房對住戶的影響進行調查,訪問了 104 個住在劏房的家庭,並發現其中 8 成曾受精神困擾。在去年 10 月的一項後續研究中,10 名受訪家庭中有7個表現出抑鬱或焦慮症狀,兩名被訪者被診斷出患者精神障礙。

有利可圖,劏房文化大行其道
正如較早前所說,發展商、房東為了獲取更大利潤,紛紛推出看似更優惠「上車」盤及租盤,其實尺價比例更高。根據由物業管理公司仲量聯行的預測,到 2020 年香港將會有 2100 個蚊型單位推出市面,其中位於雅仕圖遠東置業興建、位於長沙灣元州街的私人住宅,以及恒基兆業旗下、位於香港仔田灣街的南津.迎岸,它們的最小單位面積分別只有 171 及 195 平方尺,「超越」長實集團在 2014 年推出的嵐山

愈來愈多劏房樓出現,最終令這種不適人居住單位名正言順成為家居生活的 「新標準」。

大玩設計,忽視用家身份和尊嚴
除了劏房湧現,近年為了舒緩房間短缺,不論政府或私人機構都開始從「設計」的途徑去尋找解決辦法。例如在上年 9 月,香港政府開始研究興建貨櫃組合屋,作為過渡性房屋的可行性,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曾經表示興建貨櫃組合屋的預製建築技術已在歐亞地區發展成熟,並研究以科學園和香港大學的宿舍作為「先行先試」計劃並預製組裝。今年,筆者曾經於《建築日誌》分享本地建築師 James Law 想出利用「水渠」建造住宅,以舒緩香港住屋問題。

對於一系列具「創意」的住屋解決辦法,香港建築及設計事務所 PMDL 合夥人之一 Paul McKay 對這些設計方案存有不同看法:「我認為最近一些設計缺少了家庭的象徵,例如是尊嚴...你能夠想像學校的孩子生活在水渠更改建的房子?」他認為傳統的家居能夠給予居者應有的身份認同和尊嚴。

本地建築師 James Law 想出以水渠改建為住宅

於位德國的貨櫃組合屋
相比起以極具創意解決住屋問題,筆者較為傾向 Paul MacKay 所提出的其他方案,以
不影響現有土地供應舒緩房屋短缺的問題「這可以是共享住宿,雖然那不適合每一個人,或者是將棄置或未被充分利用的建築物重新打造為住宅。 」他表示需要謹慎的設計和靈活的審批程序。

共享住宿,新世代的生活方式
當政府與團體開始探討共享住宿的可行性的時候,外國大城市對於這種前衛的住宿概念的要求與日俱增。外國資訊網站 Tech Crunch 剛發表了美國當地共享住宿的地區分佈及企業透過眾籌集資的情況,發現共享住宿主要集中紐約或舊金山灣區(美國地價最高的區域),目標住客將會在大城市上班的專業人士, 90 後或更年輕的新一代。

樓價高企、家庭價值觀改變、生活需求及人際互動的模式改變,對於在大城市成長的新一代來說,與其窮半生積蓄「上車」,他們更偏向「遊牧」般的生活方式。

Tech Crunch 有關美國當地共享住宿的地區分佈及企業透過眾籌集資的情況



本月 19 至 25 日,本地組織全港關注劏房平台,於九龍城牛棚藝術村舉辦了名為「室宿一覺」視覺藝術展覽,以藝術作品反映劏房惡劣的生活情況,並提議政府參考聯合國訂立的「適足住屋權」,當中包括住屋權保障,可負擔性,服務,材料,設備和基礎設施的供應等,建議政府以此作為房屋政策目標,例如在可負擔性方面,組織提議重設租金管制,調整幅度為上一年度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私人住宅 - 各類租金單位指數」的變幅,並為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申請人提供租金津貼,以落實基本居住標準。

「室宿一覺」展覽設「生存」,「生活」和「出路」三個部分。「生存」設有展示劏房現況的裝置藝術,例如以半透明板建成劏房,入面放置一個廁所,從外觀到房內人如廁的動作,顯示劏房環境缺乏私隱。「出路」中,有建築設計師提議將閒置7年的聖若瑟英文中學改建為過渡性房屋,估計可提供 100 個單位。

由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發放有關「室宿一覺」展覽的相片
由全港關注劏房平台發放有關「室宿一覺」展覽的相片

政府、地產發展商的人道責任
對於政府「視而不見」、縱容發展商不斷推出愈來愈小的住宅單位,英國城市設計及心理健康中心總鹽兼心理醫生 Layla McCay 說:「如果這種小單位容許被興建,我相信發展商與城市規劃部門應該共同合作,以承責問責的態度去研究如何防禦及協調住戶出現的精神病。」她例舉出不同的解決辦法,其中包括安全、有親和力、老少咸宜的室內外公共空間。

香港,雖然是全球最競爭力的地區之一,但是普遍對於自身健康意識及生活質素的要求卻遠遜於歐洲國家,政府長欠以來都是擔當「後知後覺」、「人做我先做」的角色,大部份有關
食品安全、藥物管制、環境污染的措施都是跟從歐美國家,就算在迫在眉睫住屋問題上,香港政府仍本着頭痛醫頭的管治方針。



資料及圖片來自:The Guardian, Hong Kong 01, Wikipedia, Google全港關注劏房平台, Tech Crunch, GoHome, Bloomberg

伸延閱讀:富士山世界文化遺產中心正式落成啓用

伸延閱讀:建築的巨人 #4 「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

伸延閱讀:全球 200,000 幅大師級藝術收藏品免版權下載使用

伸延閱讀:特朗普的「權力」建築學

伸延閱讀:7 萬幅全球罕有高清古地圖免費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