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交通燈,市民更安全?歐美開始引入「人車共用」馬路



或許所有人都會同意交通指示燈是道路安全中必不可少的一環,但近年歐洲就有街道一反傳統,採人「人車共用」的道路設計,不設置全何交通燈及斑馬線,經過數年測試,發現原來共用道路反而可以減低交通意外,專家對這個現象嘖嘖稱奇。

負責策劃並引入「人車共用」街道概念的道路設計師 Ben Hamilton-Baillie 說:「分享空間有助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隔膜」。



2002 年,研究人員率先在荷蘭的德拉赫滕首先實驗人車共用的概念,他們首先移除了馬路上所有的交通指示燈。雖然道路擠塞情況在移除交通燈後有上升的跡象,然而交通意外由 1994 至 2002 年的平均每年的 8.3 踪,下降至 2005 年的 1 踪。

此項嶄新的道路概念及後更先後引入至荷蘭的 Makkinga 和德國城鎮博姆特,在2011年再於新西蘭奧克蘭中六條街道中推行。調查發現,8% 的奧克蘭受訪市民感覺更安全,另外 72 % 的駕駛者認為途程需時一樣或者更短。

在 2011 年 12 月,英國倫敦南肯辛頓博覽會路,由於使用上的要求成為一條人車共用的道路。雖然博覽會路是該區最繁忙的道路之一,坐擁該國三個最大的文化展覽場地,每年使用該道路的人士就超過一千一百萬人。




對於這個令人費解的現象,Hamilton-Baillie 解釋說:「對於一個公共空間而言,個人行動取決於社會協議和潛規則,而不是交通指令...當人感到不安全,這反而是好事,因為他們會對道路情況更加警惕。」Hamilton-Baillie 認為這可令駕駛者更可以留意他們周邊的環境,鼓勵人際交往,有如平時生活一樣。」

伸延閱讀:科學家成功發明 「有機混凝土」,具有自我修復能力

伸延閱讀:全球十大「騎呢」主題公園

伸延閱讀:世上首位失明的建築師 Chris Downey:「眼前,只剩下挑戰。」

此外,他認為人車共用另一個最大的好處在於經濟上。他舉例,當措施在英國北部柴郡的波因頓鎮推行後,令該鎮由一個交通擠塞、不利步行購物的地方,變成一個受人歡迎的空間,令零售業客流量大大增加 80%。

「人車共用」街道的概念已經由歐洲伸延至美洲地區,其中美國的 Congress for New Urbanism 已經把此概念納入未來城市設計的討論,而改善正在惡化的城市素質及經濟問題。

雖然概念獲得各地人士支持,然而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教授 Rob Imrie 認為概念有違常理:「人與車不可混為一談,因為車是物件,我可不想車在我背後兩尺內行走。」

Imrie 認為人車共用的前提必須在車輛較少的城鎮地區才可以發揮作用,除此之外,該概念最大的缺點是未有顧及殘障人士、特別是失明人士。他建議在推行人車共用概念前必須要解決殘障人士面對的問題。

資料及圖片來自:cnn.com


文章分類:世界之最人物專訪奇趣建築新聞明日科技歷史人物潮流相片特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