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 70 年代初建成的 Azadi Tower 是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國家地標 |
在美國有熟識歷史保育的律師 Sara C. Bronin 在 《洛杉磯時報》指出,攻擊歷史文物及遺址有機會干犯戰爭罪。
現時世界各地法律中,包括《日內瓦公約第一議定書》、國際條約、戰爭法,甚至是美國聯邦法律,均有條例禁止對文化物品採取任何敵對行為,如果違反該行為,則可能構成戰爭罪。
「總統特朗普應該公開收回對伊朗文化財產的威脅,並明確表示他不會批准或下令發動戰爭罪行」,美國華盛頓人權觀察組織代理主任 Andrea Prasow 對該國總統予以警告,並表示美國國防部應公開重申其遵守戰爭法的承諾。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伊朗現時共有 22 個文化遺址、兩個自然遺址,以及 56 個暫定遺址,其中較為著名的遺址包括波斯波利斯古蹟遺址、歷史名城亞茲德、 Arg-e-Bam citadel of Bam、阿達比勒的謝赫·薩菲·丁·卡內加(Sheikh Safi al-din Khānegāh)和神社樂團(Shrine Ensemble in Ardabil)、亞美尼亞修道院樂團(Armenian Monastic Ensembles)等。
波斯波利斯古蹟遺址 |
古代聖斯特帕諾斯修道院 |
17 世紀初期謝赫·洛特福拉清真寺(Sheikh Lotfollah Mosque)的圓頂內部 |
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Audrey Azoulay 與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大使 Ahmad Jalali 舉行會議,討論眼前美國對該國文化遺產的威脅。組織在會議結束後發表聲明,指兩國曾經簽署 1954 年《關於發生武裝衝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和 1972 年《關於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公約》的規定,各締約國不能採取任何有意圖的措施,直接或間接地破壞位於本公約締約國領土上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近年伊朗、敘利亞、伊拉克和利比亞等地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遺址在伊朗屢屢受到「伊斯蘭國」武裝分子攻擊,當中包括帕爾米拉(Palmyra)、亞述尼穆魯格·齊格拉特(Assyrian Nimrud ziggurat)、摩蘇爾的努里努里圖書館及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al-Nuri)、阿勒頗的烏馬耶德清真寺(Aleppo's Umayyad Mosque)等,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伸延閱讀:糅合中國古代夯土結構和現代採光建築:浙江深山青龍塢村的文青旅店
伸延閱讀:【唔使 PS】澳洲攝影師利用簡單拍攝技巧,將城市變成虛擬世界 Cyberpunk
伸延閱讀:你考慮好了嗎?修讀建築學前要知道的 13 件事
伸延閱讀:走訪美國康奈爾大學 Mui Ho Fine Arts Library 的「懸浮圖書館」
圖片及資料來自:Archi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