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5 項目大型 3D 打印建築項目

3D 打印技術不斷改良,日新月異,在建築界中,各國均有發展商、研究所、建築事務所專門開發為建築業而設的大型 3D 打印器械,其中以打印金屬和混凝土作為最大突破。雖然 3D 建築打印距離普及化仍言之尚早,但此項技術的出現除了對建築方法帶來衝擊外,同時對建築物的外觀及結構亦帶來新變革及可能。

以下是編輯選出的 2018 年 5 項目大型 3D 打印建築項目:

荷蘭 MX3D  - 3D 打印金屬橋
看似電影情節中外太空物種的建築結構,其實是由荷蘭公司 MX3D、以搭載了四台機器人以
 6 個月的印刷而成的金屬橋,不久將來會在當地阿姆斯特丹一條最古老運河上裝上。 「這座橋將為大型 3D 打印寫下新一頁,兼備功能性和可持續物料的同時,允許前所未有的自由外觀結構。」MX3D 負責人 Joris Laarman說。





法國  XtreeE 3D - 混凝土打印模板
看似由粘土雕刻而成,再透過窯爐處理的桁架式支架,實際上是將混凝土澆注到 3D 打印模具中製成。 專門研發大型 3D 打印的法國公司 XtreeE 編制了一個機器人手臂,將混凝土擠壓成結構外層的形狀,再澆上更多的混凝土製成。





暹羅研究與創新公司 - 泰式建築啟發的 3D 打印結構
以傳統泰國椰子葉手工藝品作為 3D 打印結構形狀的建築,由該國的一家水泥製造商暹羅研究與創新公司(SRI)負責開發。「 混凝土經過  3D 打印的擠壓後會增加其尺寸,同時形成編織圖案的外觀。在印刷之後,3D 打印混凝土面板被製成具有圖案並用作保持其重量。完成後,編織圖案起到支持撐結構及桁架的作用。」該公司表示。




荷蘭 TU Eindhoven 大學 - 利用可回收、可持續混凝土的巨型 3D 打印機
由荷蘭 TU Eindhoven 大學研製這台巨大 3D 打印機能夠打印長達 36 英尺的結構。該大學旨在革新混凝土建築,與建築行業合作開發技術。由荷蘭 ROHACO 公司負責製造的該打印機能夠在單一結構中同時應用多種不同類型的混凝土。例如,中間承重層可以是纖維增強混凝土,而外部具有防污特性的,並且內部層應用主動絕緣體。





德國的斯圖加特大學 - 由無人機和機器人製造的數碼化亭子
位於德國的斯圖加特大學的 ICD / ITKE(建築結構和結構設計研究所)計算設計與施工研究所,每年都會興建一座研究館,以建築規模探索玻璃和碳纖維增強複的材料結構。 「由於這些材料重量輕、抗拉強度高,因此可以實現完全不同的製造方法。




伸延閱讀:富士山世界文化遺產中心正式落成啓用

伸延閱讀:建築的巨人 #4 「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

伸延閱讀:全球 200,000 幅大師級藝術收藏品免版權下載使用

伸延閱讀:特朗普的「權力」建築學

伸延閱讀:7 萬幅全球罕有高清古地圖免費下載

資料及圖片來自:WebUrban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