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他們」的另一個城市

在斯洛文尼亞的舊城市盧比安納,該市中心河流的對岸,有一個寨城。寨城由荒廢多年的中世紀的堡壘、被塗抹至色彩斑斕的舊教堂、由鵝卵石所鋪設的街道組成,四通八達卻有如迷宮一樣。這一群看似已經荒廢的十幾棟危樓,竟然被歐洲文化界稱為「斯洛文尼亞的第二首都」,一個屬於青年、小數族裔的「無法之城」。

沒有政權的社會
這個寨城名為 Metelkova Mesto,佔地高達 12,500 干方米,被稱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大、亦是最成功的寨城,Metelkova Mesto 原為軍用基地,現在已經被一班有志之士所佔領,並且成為了該區的音樂及藝術牽頭羊,寨城內畫廊和工作室的外牆,鋪設了利用零碎瓷磚拼湊而成馬賽克壁畫,非常生動;藝術家利用了生鏽的單車框架、油桶,製成了優美的雕塑。每逢每上,數以千計的學生和藝術家就會聚集這個沒有政團干擾的地域,流連忘返。



時至今日,一年在 Metelkova Mesto 舉行的「非法」文化藝術活動就超過 1,500 個。活動各式各樣,由歌劇表演、朋克搖滾(Punk Rock),以至專為殘疾人士而設的工作室、同性戀派對都有。這個不區一格的藝術寨城,與鄰近由斯洛文尼亞政府擁有的文化博物館相比,顯得相映成趣。現在盧比安納晚上,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文化,出現在斯洛文尼亞的心臟。

不分種族,沒有階級
「Metelkova Mesto 已經成為了城市的文化薈萃地」盧比安納現任市長Zoran Janković 對城墟顯示出關心與同情:「那是一個反映著批判,同時鼓勵了公民交流的地方-在那裡的活動把Metelkova Mesto 塑造成一個,讓不同年代的意見都可以任意交流。」




根據一個經常到寨城義務幫助畫廊的德國雕塑家表示,Metelkova Mesto 是最重要的地方,它不屬於任何人,所以它是每一個人的,不論老少、種族,不論是斯洛文尼亞土生的,抑或是和從巴爾幹來到這裡的,大家都把 Metelkova 視作一個讓大家進行社交和學習的多元化社會。

伸延閱讀:亡命攝影師突破保安防線,用生命拍出另一個香港

伸延閱讀:迷失在大地上的聖城 - Le Mont-Saint-Michel


伸延閱讀:世界 7 大最美的圖書館

Metelkova Mesto 是一個駭人聽聞的地方,由於它是一個軍事基地,它在 19 世紀末期開始成為了奧匈帝國的軍事據點,及後亦曾經被法西斯意大利及納粹德軍佔領。在 24 年前,Metelkova 作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的軍事要塞,並且在南斯拉夫脫離時的一次流血事件中瓦解,永遠被荒廢。及後,數以百計的藝術家及活動家向政府請願,要求放棄將這個前軍用要塞變拆除,改建成商業大廈,可惜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兩年,該批人士單方面佔領了 Metelkova Mesto,並且將宣佈為無政府自治區。「當局不喜歡,但現在卻要容忍他們」當地的歷史學家 Janez Premk 說道。




西方其他地方出現過其他類似 Metelkova Mesto 一樣的。例如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克里斯欽自由城,在 30 年前曾經被視為文藝人、嘻皮士的天堂。但由於欠缺自律,不小問題卻迎運而生。三教九流、來歷不明的人愈來愈多;犯罪組織利用該區沒有警察的弱點以進行毒品交易;嚴重至槍擊以及手榴彈的暴力事件等,最後令克里斯欽自由城蒙上了陰影。

相反,作為一個藝術和文化的薈萃地, Metelkova 的形象已經十分穩固。沒有政權,卻沒有混亂;自由,而且自律。寨城的藝術家在每個星期都會舉行周會,討論如何保存 Metelkova,卻從來沒有打算在那裡成立任何獨立機構。而斯洛文尼亞當局亦對文藝人士佔人  Metelkova 抱持寬鬆的態度,尤其在非法佔用土地及銷售酒精飲料的問題上,並且在 2006 宣佈把寨城列作國家級文化遺產,阻止了進一步被拆除的命運。



「我們曾經考慮把寨城買下來,以取得合法的擁有權。」寨城的藝術家 Miha Perne 解釋對  Metelkova 的願景:「但是這樣就會一定改變了  Metelkova 的本質。」

從外人的角度看,這個難得的寨城已經令很多從事文化藝術工作的人的嫉妒,免費使用的地方,亦無須繳交稅項。從發展商來看, Metelkova 毋疑是一片肥肉。雖然無人可以預測寨城 Metelkova 命運,不過可以若然透過各方的自律,或許它可以避免成為另一個克里斯欽自由城。

資料及圖片來自:The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