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人類明文起源:四千年古城「巴比倫」近日終於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自 1983 年以來,伊拉克一直希望將國內擁有逾 4000 年歷史的「美索不達米亞大都市」巴比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可是基於政治因素,這個標誌人類歷史和文字起源、人類最早記載的大城市之一直到近日才得以「正名」。

本月 7 月 5  日,教科文組織在在阿塞拜疆舉行會議,最終投票贊成該城市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可。根據半島電視台的一篇報導,伊拉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代表說:「沒有巴比倫的世界遺產名單是什麼?沒有巴比倫,如何講述人類最早期的歷史?」

巴比倫位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的幼發拉底河附近,是西亞最早期文明—兩河流域文明的發源地,與古埃及、古印度及中国並列四大古文明。僅有考古資料證實巴比倫城早於公元前 2230 年已經出現,由於其地理位置,巴比倫由一個小鎮逐漸成為了城邦。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兩河流域,摧毀了當地的烏爾第三王朝,並宣布巴比倫城為首都。

在公元前二十世紀至公元七世紀之間,巴比倫城先後經歷了古巴比倫時期、新亞述帝國時期、新巴比倫迦勒底帝國、波斯、希臘化及波斯第三帝国時期,最終被穆斯林征服,因此巴比倫城的建築充斥著不文化、宗教的痕跡。另外,由於經歷數千年的風吹雨打、政權交接及戰亂,城內建築物受損情況嚴重,屬於高危的受保護文化遺址。

現今的一幅巴比倫石牆。

2005 年美國士兵在一次遊覽期間拍攝了巴比倫廢墟全景。


以建築來說,巴比倫以其泥磚砌成的寺廟和塔樓而聞名,與巴別塔和伊什塔爾門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巴比倫的歷史在不同宗教文本中也有記載,而且甚有淵源。現至今日,該遺址僅有 18% 的土地被挖掘出來,並未完全挖出。

隨著巴比倫之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名」,當地巴士拉省文物部門負責人 Qahtan al-Abeed 向半島電視台指示,未來政府將政力鼓勵研究和開發該古城,招攬更多遊客。